3月1日,喀什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延安大学三所高校就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进行了主题为“跨越时空,共上一堂课”的线上教学研讨会。

会议开始,首先由智慧树西行办负责人李菊萍介绍“慕课西行”政策和本次活动背景。自2019年慕课大会发布《中国慕课行动宣言》以来,教育部高度重视慕课建设,2020年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41号建议的答复实施“慕课西行”,2021年世界慕课大会上《无机化学》同步课堂典型案例介绍,202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决定实施“慕课西部行计划”2.0。

介绍完相关背景后,喀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魏静、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张玮、延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董庆来分别就各学校的课程建设情况和特点、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等进行介绍。

三校领导介绍完学校建设情况后,三校相关老师针对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的基本情况、学生情况、教学安排、同步课堂可行性等进行介绍,并讨论本学期的同步课堂次数、主题、时间、上课形式、课堂教学环节等。最终确定2023年3月28日先进行第一次同步课堂活动。

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,我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和落实“慕课西行2.0”计划,并以此为契机对标东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,通过加入北京理工大学“Python语言程序设计”虚拟教研室的形式,改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,最终培养出思想上靠得住,专业上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。
来源: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
文/图:岳珊
排版:姚珊珊
校对:邓晓霜、吴群
编审:刘江涛、丛培兵